临港艺术设计学院构建 “非遗 + 设计” 培养体系 培育文化创新人才
近年来,临港艺术设计学院依托临港区域非遗资源,创新构建 “非遗 + 设计”
特色培养体系,联合临港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系、地方非遗保护中心,通过课程设置、项目实践、校企合作等方式,培养兼具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,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。
**

在课程设置上,学院开设《非遗技艺基础》《非遗文创设计》等特色课程,邀请木雕、剪纸、草编等 10 名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,学生需系统学习非遗技艺,完成从技艺模仿到创新设计的转变。临港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系则为学生开设《文化市场运营》课程,讲解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,形成 “技艺学习 + 设计创新 + 市场运营” 的完整课程链。
项目实践环节,学院与地方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 “非遗活化项目”,学生团队深入社区、非遗工坊,调研非遗传承现状并开展设计实践。2024 级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团队为书院镇草编技艺设计的 “草编家居系列产品”,通过线上电商平台销售,年销售额突破 50 万元,带动 10 名草编艺人增收。
校企合作方面,学院联合 15 家文创企业建立 “非遗设计实践基地”,学生可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研发,如为企业设计非遗主题包装、开发非遗 IP 形象等。目前,学院已培养非遗设计方向毕业生 200 余人,其中 30 人创办非遗文创企业,100 余人入职文化创意领域知名企业。
“‘非遗 + 设计’培养体系让我找到了职业方向,既能传承传统文化,又能发挥设计专长。” 学院 2023 届毕业生、非遗文创设计师张璐说。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吴涛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拓展 “非遗 + 设计” 的合作领域,与更多地区的非遗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news.edu.edu.mu/post/41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