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届 “临港校园科技创新周” 开幕!20 项科研成果现场签约转化
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主办的首届 “临港校园科技创新周” 在校园科创中心盛大开幕。本次创新周以 “科技赋能・产教融合”
为主题,吸引华为、特斯拉、上海电气等 50 家企业、30 所高校参与,通过科研成果展、技术对接会、创新创业大赛等 16
场活动,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平台,首日现场达成 20 项科研成果转化协议,金额超 8000 万元。
在科研成果展现场,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发的 “高效光伏逆变器” 备受关注,该设备转换效率达 98.5%,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3%,上海某新能源企业现场签订 3000 万元合作协议;计算机学院的 “AI 视觉质检系统” 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检测,误检率低于 0.1%,已与特斯拉达成试点合作意向。创新创业大赛环节,100 支学生团队围绕 “新能源”“人工智能”“生物医药” 展开比拼,最终 “基于 AI 的智能垃圾分类箱”“便携式水质检测仪” 等 12 个项目获投融资意向,融资总额超 2000 万元。
创新周期间还举办 “科学家进校园” 活动,邀请中科院院士、行业技术专家开展专题讲座,累计吸引超 5000 名师生参与。学校表示,未来将持续打造 “科技创新周” 品牌,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,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news.edu.edu.mu/post/39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