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 “千年文脉・校园寻踪” 文化展,激活新闻动态
本报讯(记者 周桐) 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与历史学院携手打造的 “千年文脉・校园寻踪” 主题文化展在学校图书馆中庭拉开帷幕。本次展览以
“挖掘校园历史底蕴,传承中华优秀文化”
为核心,通过文物复刻、文献档案、互动装置等多元形式,呈现校园所在地域从先秦到现代的文化发展脉络,吸引了全校师生及周边文化爱好者超 2000
人次参观,成为校园文化动态的热门焦点。
展览共设 “先秦文明印记”“汉唐丝路遗珍”“宋元书院风华”“明清民俗记忆”“近现代校园变迁” 五大展区,每个展区均由两校师生共同策划。在 “宋元书院风华” 展区,历史学院师生复刻了宋代书院的讲学场景,摆放着仿古书桌、活字印刷工具,参观者可亲手体验活字印刷术;临港文理学院文学专业学生则现场吟诵宋代书院流传的经典诗文,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古代书院的文化氛围。“第一次亲手排版活字、印刷诗句,这种体验太特别了,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 临港文理学院 2023 级学生林晓雨兴奋地说。
“近现代校园变迁” 展区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,两校师生耗时 3 个月,走访校园老教师、查阅地方档案馆,收集到 1921 年至今的校园老照片、课程表、校徽等珍贵史料 120 余件。其中,1952 年的手写课程表、1985 年的校园建设规划图等展品,生动展现了校园不同时期的发展面貌。历史学院教授陈铭在展区现场讲解:“这些史料不仅记录了校园的变迁,更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,希望通过展览让师生了解校园历史,增强文化认同感。”
展览还设置了 “校园历史文化地图” 互动装置,参观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校园内 10 处 “历史文化打卡点” 的详细介绍,包括百年古树、民国时期建筑遗址等。同时,两校还开展了 “校园历史故事征集” 活动,邀请师生分享与校园相关的历史记忆,优秀故事将被收录进《校园文化记忆集》。
本次文化展将持续一个月,期间还将举办 “校园历史文化讲座”“传统礼仪体验” 等配套活动。临港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璐表示,未来将与历史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,定期开展文化展览、历史研究等活动,让校园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。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news.edu.edu.mu/post/35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