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引进 12 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再添新力
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竞争力与教学质量,临港文理学院近期启动 “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”,成功引进 12 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,涵盖材料科学、金融学、历史学等多个领域,其中包括 3 名长江学者、5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为学校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此次引进的人才均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教学经验。材料科学领域的张教授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,其团队研发的高效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;金融学领域的李教授曾任知名投行首席经济学家,在金融市场波动分析与风险管理方面成果丰硕,发表 SSCI 论文 50 余篇;历史学领域的王教授专注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,主持过 3 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出版学术专著 8 部。
为吸引人才扎根临港,学校推出 “一站式” 服务保障:为每位高层次人才提供 50-200 万元科研启动经费、100-300 平方米实验室空间,协助解决配偶就业、子女入学问题;同时设立 “人才特区”,赋予人才在团队组建、课题申报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的自主权,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创新。
高层次人才将深度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。张教授计划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 “新能源材料前沿” 课程,带领学生开展锂电池研发项目;李教授将牵头成立 “临港金融研究院”,对接临港新片区金融产业需求,培养金融科技人才;王教授则将推动历史学专业与地方文旅部门合作,开展临港地方史研究,开发校本课程。
“高层次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。” 临港文理学院人事处处长陈明表示,“下一步,学校将继续加大引才力度,计划三年内引进 50 名高层次人才,打造一支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,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。”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news.edu.edu.mu/post/33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