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联合商学院、跨境电商学院共建 “跨境电商实战基地” 打通 “教学 - 实训 - 就业” 全链路
近日(1 月 8 日),临港文理学院携手商学院、临港跨境电商职业学院,在该校实训楼举行 “跨境电商实战基地” 揭牌仪式,这一新闻动态标志着三校正式开启
“政校企校” 四方协同育人模式。基地首期投入 600 万元,建设 “亚马逊实训站”“独立站运营中心”“跨境物流模拟仓” 3 个功能区,配备 120
个实战操作工位,可同时容纳 200 名学生开展实训,预计年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300 余人。
教学教育层面,基地采用 “真实项目驱动” 教学模式:学生从大一起即可参与企业真实订单运营,涵盖选品分析、Listing 优化、海外广告投放等全流程。2023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张晓雅,在实训中负责某家居类产品的亚马逊店铺运营,通过优化关键词和主图设计,使产品月销量从 50 件提升至 300 件,“以前学跨境电商只背理论,现在亲手操盘店铺,才知道选品要结合海外市场需求、物流时效等多方面因素。” 此外,三校联合开发《跨境电商多平台运营》《海外合规与风险防控》等 8 门特色课程,由企业导师、高校教师共同授课,其中《独立站搭建与推广》课程还引入 Shopify 官方认证体系,学生考核合格可获得行业认证证书。
科研服务方面,基地组建 “跨境电商创新研发团队”,聚焦 “中小微企业出海痛点” 开展研究。团队近期研发的 “跨境电商选品数据分析系统”,已为临港 20 家中小企业提供免费选品服务,帮助某户外用品企业成功开拓欧洲市场,首月订单额突破 50 万元。团队还与市跨境电商协会合作,编制《临港跨境电商发展白皮书(2024)》,为地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撑。
合作交流上,基地与 15 家跨境电商企业(如 SHEIN、安克创新、临港本地头部货代公司)建立 “实习就业合作关系”,企业每月派驻 1-2 名运营专家到基地开展 “实战讲座”,同时提供 100 余个实习岗位。近期,安克创新还在基地设立 “安克专项奖学金”,每年奖励 50 名优秀实训学生,最高奖金达 5000 元。
公共服务环节,基地定期面向社会开展 “跨境电商公益培训”,针对待业青年、传统外贸企业转型人员开设 “零基础运营班”“高级合规班”,截至目前已培训 300 余人次,其中 85 人成功入职跨境电商企业。45 岁的学员刘先生此前从事传统外贸,通过培训掌握独立站运营技能后,入职某跨境电商公司担任运营主管,月薪较之前提升 40%。
就业指导模块,基地为学生提供 “1+1+1” 职业规划服务:1 名高校导师负责专业知识指导,1 名企业导师负责岗位技能培训,1 名职业规划师负责就业方向梳理。2024 届毕业生中,通过基地实训获得企业 offer 的学生占比达 75%,平均起薪 5800 元,较同专业非实训学生高出 20%。商学院院长李明表示:“基地让学生在‘真刀真枪’的实战中提升能力,也为企业输送了能快速上手的应用型人才,实现多方共赢。”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news.edu.edu.mu/post/32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