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实施 “师资能力提升计划” 引进高层次人才 + 培育校内骨干

刘老师 阅读:5 2025-09-25 15:49:45 评论:0

  近日,临港文理学院发布 “2024 年师资建设成果”,这一新闻动态显示:该校年内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18 名(含教授 8 名、博士 10 名),同时通过 “校内师资培育项目” 提升 120 名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,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从 58% 提升至 65%,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
  教学教育层面,新引进的教育学教授王丽牵头改革《教育学原理》课程,采用 “翻转课堂 + 实践教学” 模式,将课堂搬到中小学课堂,让学生观察真实教学场景,课后撰写教学反思报告。课程改革后,学生满意度从 82% 提升至 96%,2023 级学生刘婷说:“新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提前感受教师工作,对未来职业规划更清晰。” 此外,学校开展 “教学创新大赛”,15 名教师的课程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教学案例库。

  科研服务方面,引进的经济学教授张明组建 “数字经济研究团队”,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、省级科研项目 3 项,团队研发的 “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”,已被临港新区政府采用,用于监测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。校内培育的社会学副教授李娟,带领团队完成 “临港社区治理现状调研”,形成的调研报告获市政府采纳,推动社区服务中心增设 “老年食堂”“儿童托管” 等功能。

  合作交流上,学校与国内 12 所高校(如北京师范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)建立 “师资互访机制”,每年选派 30 名教师赴合作院校进修;同时与海外 5 所高校开展 “联合教研”,共同开发《跨文化教育》《国际经济学》等课程,提升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。

  就业指导模块,计划为青年教师提供 “职业发展规划服务”,通过 “导师带徒” 模式,由资深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科研目标。2023 年入职的青年教师赵阳,在导师指导下完成 1 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,同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2 篇,他表示:“学校的培育计划帮助我快速适应岗位,明确了发展方向。”

  公共服务领域,教师团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。法学系教师联合开展 “法律援助进社区” 活动,每月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,已解决合同纠纷、遗产继承等法律问题 90 余件;文学院教师则为市图书馆开展 “古籍修复培训”,培养基层古籍保护人员 30 名。

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news.edu.edu.mu/post/3240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