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新校区启用 智慧校园系统同步落地 首批 3000 名学生入驻
2025 年 9 月 1 日清晨,临港文理学院滨海新校区的图书馆前广场已热闹非凡。红色拱门立在入口处,“新起点・向未来”
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3000 名大一新生拖着行李箱穿梭其间,胸前的校徽随着脚步轻轻晃动。上午 9
时,启用仪式正式开始,校长周建明与临港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洋共同揭开红绸,“临港文理学院滨海校区”
的铜牌露出真容,礼炮齐鸣中,新生代表李雨桐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:“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走进新校园,每一步都充满惊喜。”
这座投资 12 亿元、占地 800 亩的新校区,处处透着 “智慧基因”。在 3 号宿舍楼,李雨桐拿出手机扫描门口的二维码,屏幕立刻弹出 “签到成功” 的提示,宿舍门同步解锁:“报到时工作人员直接帮我把行李送到宿舍,用 APP 选床位、缴住宿费全程没排队,系统还根据我的专业和兴趣推荐了室友,昨晚我们已经约好一起去食堂吃饭了!” 宿舍走廊里,全自动洗衣机正运转,学生扫码即可选择 “快洗”“烘干” 模式,旁边的智能饮水机能显示水温与水质。
教学楼内的智能黑板更是让新生们好奇不已。在 101 教室,计算机系教师王鹏用手指在黑板上写下公式,轻轻一划便同步到学生的平板上,还能调出三维模型演示电路原理:“以前要提前半小时准备课件,现在直接用黑板生成动态内容,学生互动率至少提升了 40%。” 食堂里,6 台 AI 打饭机前排起短队,新生张明选了一份红烧肉和青菜,机器自动称重计价,屏幕显示 “12.5 元”,他扫码支付后笑道:“分量刚好,不会浪费,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挑食了。”
基建处处长王磊带着记者参观时介绍:“新校区的科创中心占地 2.5 万平方米,分为人工智能、文创设计等 6 个实验室,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行业前沿设备;8 个室内运动馆涵盖篮球、羽毛球等项目,400 米标准田径场的塑胶跑道采用环保材料,绿化率更是达到 42%,光乔木就种了 2000 多棵。” 当日,新区公交集团开通 3 条校园专线,分别对接地铁站、火车站和商圈,首班车上午 7 点就载着 200 余名师生出发,司机张师傅说:“以后每天早晚各 6 班车,保证师生出行方便。” 周建明校长在致辞中透露:“未来 3 年,学校计划新增智能制造、海洋文旅等 10 个特色专业,打造临港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。”
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news.edu.edu.mu/post/30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