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推 “模块化课程重构” 改革 个性化培养适配学生职业发展

刘老师 阅读:1 2025-09-20 17:21:49 评论:0

  临港文理学院的选课系统后台,2023 级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张悦正在点击 “跨境贸易模块” 的选课按钮,屏幕上清晰显示该模块包含 “小语种商务谈判”“海外仓运营管理” 等 5 门课程;隔壁的教学研讨室,教师们正围绕 “模块学分互认” 展开热议,黑板上贴满不同专业的模块组合方案。该校近日启动的 “模块化课程重构” 改革,打破传统专业壁垒,让学生按需 “定制” 知识体系。

  “传统课程按专业‘一刀切’,学生要么‘学非所用’,要么‘用非所学’。” 教务处主任王丽介绍,改革将全校课程拆解为 “核心通识模块”“专业基础模块”“职业方向模块”“个性化拓展模块” 四大类,其中职业方向模块细分为 “考研学术型”“企业实操型”“创业孵化型” 等 6 种类型,学生可跨专业、跨年级选课,按 “基础学分 + 方向学分” 完成毕业要求。

  不同职业路径的学生迎来精准培育。考研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雨,选修了 “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”“学术英语听说” 等学术模块课程,还跨选历史学的 “港口文化专题研究”,为考研复试积累专业深度;创业导向的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王浩,组合 “文创产品设计”“短视频运营”“小微企业管理” 等模块,其团队开发的 “临港渔获直播助手” 小程序已投入试用。

  改革成效数据亮眼:实施以来,学生跨模块选课比例从 18% 提升至 65%,专业满意度从 82% 升至 94%;考研学生专业课平均分较去年提高 12 分,企业定向培养学生的岗位适配率达 92%,较传统培养模式提升 40%。学校还搭建 “模块课程资源库”,收录 800 门课程的线上课件与实操案例,与 50 家企业共建 12 个 “职业方向模块实训基地”。王丽透露,2025 年将实现所有课程模块化全覆盖,推出 “模块学分银行”,支持学生休学创业后返校续修学分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