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 “港口文化季” 启幕 非遗与数字文创碰撞出跨时空火花

刘老师 阅读:1 2025-09-20 16:53:22 评论:0

  临港文理学院的中心广场上,渔民号子声与电子音乐交织共鸣,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表演着濒临失传的 “临港渔鼓”,鼓声雄浑;一旁的数字文创展区里,学生团队用 VR 技术还原的 “百年渔港” 场景前,观众戴着设备沉浸式体验昔日渔市繁华。该校近日举办的 “港口文化季” 落幕,吸引了 2 万名师生及市民参与,成为临港新城的文化盛宴。

  “港口文化是临港的根与魂,要让传统在校园里‘活起来’。” 文化季策划人、艺术学院院长张敏介绍,活动设置 “非遗展演”“数字文创展”“港口论坛” 三大板块,邀请 10 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、20 名数字艺术专家共同参与。开幕式的 “渔港巡游” 堪称视觉盛宴:学生们身着传统渔民服饰,手持渔灯、船桨等道具缓步前行,沿途展示渔网编织、海鲜腌制等传统技艺,引发阵阵欢呼。

  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。在 “港口非遗数字化” 展区,学生用 3D 建模技术复刻的 “临港木船” 模型细节逼真,可通过触屏查看造船工序;“渔鼓数字音乐” 团队将传统鼓点与电子合成器结合,创作的单曲《潮起临港》在音乐平台播放量突破 10 万次。“我们不是简单复刻传统,而是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解读文化。” 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李航说,他的团队开发的 “渔港记忆” 小程序,收录了 100 个渔民口述故事,上线三天用户量破万。

  学术研讨与成果转化同步推进。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围绕 “港口文化的现代转化” 展开讨论,形成《临港港口文化保护与活化行动宣言》;文化季评选出 20 个优秀文创项目,给予每个项目 2 万元孵化资金,其中 “渔鼓主题文创礼盒” 已与 3 家旅游景区达成供货协议。临港新区文旅局局长表示:“校园是文化传承的核心阵地,期待与学校共建‘港口文化 IP’。” 张敏透露,文化季将常态化举办,每年推出一个主题,打造临港文化新名片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临港文理学院,本科招生,文理学科,临港新区高校,人才培养方案,校园卡服务,教师发展,三下乡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