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港文理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 产教融合中心同步揭牌赋能区域发展
临港文理学院新校区的中心广场上,红色剪彩绸带随风飘扬,随着校党委书记按下启动键,“临港产教融合创新中心”
的铜制牌匾缓缓亮相;不远处的智能实训车间里,学生们正操作刚到位的工业机器人,一旁的企业导师同步讲解编程逻辑。该校近日举行新校区启用暨产教融合中心揭牌仪式,标志着这座投资
20 亿元、占地 1200 亩的现代化校园正式投入使用,开启 “校地共生” 发展新篇章。
“新校区不仅是办学空间的拓展,更是育人模式的升级。” 校长周明在致辞中介绍,新校区划分 “教学科研区”“产教融合区”“生活服务区” 三大板块,建有海洋生态、数字文创等 1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,其中产教融合中心整合了 30 家临港本地企业资源,设立智能制造、跨境电商等 6 个产业工坊,配备 200 台套先进设备,实现 “课堂与车间无缝衔接”。
学生成为新校区的首批受益者。在海洋生态实验室,环境科学专业大三学生李悦正通过水下机器人监测临港湾水质,她兴奋地说:“以前做实验要预约旧设备,现在新实验室 24 小时开放,还能直接对接企业的真实监测项目。” 当天,新校区还迎来了首批企业合作项目 —— 与临港造船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 “船舶防腐材料研发” 项目正式入驻产业工坊,预计年内产出 3 项技术专利。
配套设施与民生服务同步落地。新校区建成可容纳 8000 人的智慧食堂,引入人脸识别支付与营养推荐系统;宿舍采用 4 人套间设计,配备独立卫浴、空调及高速 WiFi,住宿费控制在每年 1200 元以内;开通 3 条校园专线公交,直达临港核心城区与地铁站。临港新区管委会主任出席仪式时表示:“新校区将成为区域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。” 周明透露,2025 年计划新增 5 个与本地产业适配的专业,培养区域急需的复合型人才。